海宁诩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

隨州網(wǎng)

標題: 探問文峰塔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6:46
標題: 探問文峰塔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16:52 編輯

(, 下載次數(shù): 173)

    隨州白云湖下的涢水東岸有一座古塔,此塔北臨隨州古城,南與隨城山遙遙相對,塔身呈正八面體,錐形,七層,七丈五尺高,青磚條石砌成,人稱文峰塔。
    文峰塔是什么人建的?什么時候建的?為什么要建文峰塔呢?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6:47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16:59 編輯

§傳說§


    一、鎮(zhèn)妖塔。
    據(jù)傳在清朝末年,涢水河中有一條青龍成精,自稱這里的大王,多次殺害地方州官。一位姓文的地方紳士根據(jù)高人支招在城南的涢水東岸建一座“鎮(zhèn)妖塔”,塔內(nèi)按照八卦圖設置、南北方位,各層刻畫菩薩呵護。塔建成后,隨州從此政泰民安,風調(diào)雨順,年年豐收。
    文紳士死后,后人們?yōu)榧o念他,就將“鎮(zhèn)妖塔”改名 “文峰塔”。
    二、狀元塔。
    傳說李白路過隨州,有個狂徒輕辱了他,激怒了天上的太白金星,從此隨州人總是中不了狀元。后來,有一個文人利用天門舅舅的關(guān)系,冒充天門籍貫入京考試,中了狀元。隨州的父老為了慶祝隨州的第一個狀元,決定造一座“文峰塔”。
    文峰塔剛做的時候,砌不了多高就倒塌下來。砌了幾次,塌了幾次。一天,造塔的木匠覺得無事可干,就到街上替人箍桶。他沿街高喊:“箍桶呀,箍小的有小的,箍大的有大的呀!”街頭的一個拄著拐杖的老頭問道:“箍大的,有塔那么大的嗎?”木匠一聽“箍塔”受到了啟發(fā),叫鐵匠打了幾個鐵箍,砌一層,箍一層。就這樣,一座高高的文峰塔造成了。人們都說那老人是魯班。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6:48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22:44 編輯

§歷史記載§


    相對于上面兩個傳說,史書卻有著更為明確的建塔記載。
    《隨州志.卷十四.古跡》(以下所引《隨州志》都系成書于公元1869年的清同治版本):“文筆峰在州南十五里回龍寺,建始無考。道光九年(1829年),邑紳黃開東勸楊秀才捐金重修,知州呂恂有記!
    《卷十五.寺觀》:“回龍寺在城南十二里回龍山,雍正元年(1725年)建!葆辍ㄗⅲ汉掀饋頌橐粋古字,筆者不認得也打不出來。)家言地為州治文風所關(guān),故建此寺。山下有泉,味極甘冽。”
    公元1725年,在隨州城南12里的(望城崗)回龍山興建了回龍寺,當時在回龍寺這個地方原本有一座不知建于古代何時的“文筆峰”,所謂的這個“文筆峰”就是古“文峰塔”。此后過了104年的道光九年(1829年),隨州的楊秀才捐資在回龍寺重修文峰塔,知州呂恂為此專門寫了一篇《重建文峰塔記》。光緒十年(1884年)5月,知州主持在城南沿用文筆塔名另建一座寶塔,通稱文峰塔。
    簡單地說,楊秀才1829年重修文峰塔的時候,在回龍寺里面原本矗立著一座“文筆峰”(塔),當時的知州呂恂解釋:“因為隨州這個地方有一座建于古代的文峰塔,所以唐宋元明時期隨州的忠臣孝子文人學士層出不窮,但是由于明末的兵荒馬亂,這座古代的文峰塔遭遇戰(zhàn)火傾倒了,所以本地的楊秀才慨然出資幾百兩白銀重建文峰塔,以此為隨州‘文運宏開’做出貢獻。”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6:50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20:19 編輯

§褪去光環(huán)的傳說仍然是精彩的傳說§


    文峰塔因何而建?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,說是清代涢水青龍成精,姓文的紳士因而建“鎮(zhèn)妖塔”之說,實在太過不著調(diào),純屬民間故事了。
    現(xiàn)有的史料和“狀元塔”的傳說倒是相當契合。
    首先,1829年重建文峰塔的時候,在原址上已有一座不知建于何時的古塔,而且正是因為有了這座名稱為“文筆塔”的護佑,隨州人才代代迭出,這說明建于古代的文筆塔在當時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座“狀元塔”。其次,隨州這個地方倒確實出過一位狀元!這狀元就是4歲來到隨州、在隨州生活了18年然后參加京師考試,考中進士第一名的歐陽修!盃钤边@個稱號,是自隋唐設立科舉考試以后才有的,北宋的歐陽修絕對夠資格稱得上是從隨州走出來的第一位“全國高考狀元”!第三,歐陽修考中狀元,與“狀元塔”傳說的情況也十分相像。北宋天圣元年(1023),十七歲的歐陽修參加科考不中,天圣四年(1026),自隨州薦舉禮部第二次應試,又名落孫山。天圣六年(1028),他帶著《上胥學士偃啟》的文章,登門拜見在漢陽府任地方長官的胥偃,胥偃見書之后,愛慕其才,十分器重,留在門下并于同年冬天帶到汴京,天圣八年(1030),歐陽修參加庚午科禮部考試,這才被列為進士第一。
    也許有人會質(zhì)問,如果說隨州因為歐陽修而興建一座“狀元塔”, 卻又為何不見歐陽修的任何相關(guān)記載?這是因為,修建狀元塔的人也許是歐陽修的兒時好友李佐,也許是其他希望子弟仕學有成的地方紳士,這些人既無功名成就,自然不載于史冊。歐陽修一生四處為官,各地都留有事跡遺址作為百姓追思,卻也不是事事都勒石記錄下來了。百姓仰慕歐陽狀元的學識和文運,建塔以記盛事,也是最正常不過的。歐陽修以隨州學子身份兩試不中,正好契合了“狀元塔”傳說的曲折情節(jié)。
    《隨州志》多次提到歐陽修是隨州文運昌盛的代表,說明了隨州人一直念念不忘這名隨州土地養(yǎng)育的狀元郎。歐陽修幼年時家境貧苦,以22歲的青春年華少年高中狀元,這不正是中國戲曲經(jīng)久不衰地演繹的“朝為放牛郎,暮登天子堂”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藍本么?
    延續(xù)至今的“文峰塔”傳說,記載著中國文人千載以來一直縈懷的狀元情結(jié),所以說,褪去文峰塔的傳說光環(huán)的真實歷史,仍然還是我們現(xiàn)代人眼中的精彩傳說。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6:51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22:49 編輯

§文峰塔祈福得禍了嗎§


    有一個說法:就在楊秀才重修文峰塔26年以后,咸豐五年(1855年),大洪山趙邦壁起兵與太平天國義軍一起攻陷隨州城、德安府,以風卷殘云之勢,攪得隨州天翻地覆,以致于咸豐帝降旨,對隨州讀書人“暗踏十科”(3年一科,1856年—1886年),也就是30年之內(nèi)省試、京試不得錄取隨州籍學子,以示懲戒,此后的許多年,隨州的學士就沒有出頭之日。  
    經(jīng)查《隨州志.卷二十二.選舉》有這樣的記載:樂正宣,同治元年壬戌科進士(1861年),任甘肅隆德縣知縣;劉炳藜,同治元年壬戌科(1862年)補行辛酉科舉人(1861年);楊斗光,同治三年甲子科舉人副榜(1864年)。
    也就是在所謂的“暗踏十科”一說的第四年,隨州出了一名進士樂正宣,考中后任甘肅隆德縣知縣,同年隨州還考中了一名舉人劉炳藜、恩賜一名舉人汪長青,在所謂的“暗踏十年”的第七年,隨州又中一名舉人楊斗光。根據(jù)《隨州志》記載,沒看出來在趙邦壁大洪山起義之后,隨州的科舉出現(xiàn)明顯被封殺的情況。一些讀書人高考沒考上就歸咎于清廷實行了“暗踏”的潛規(guī)則,可別人還是一樣地中進士、中舉人。
    如果說不錄取隨州士子的意思指的是不錄取“生員”(秀才)的話,那就是公開取消隨州所有學子的高考資格,這不叫“暗踏十科”,而是“明踏”了。
  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自己考不出好成績,可不要只會怪監(jiān)考官哦~
    愿文峰塔繼續(xù)庇佑隨州人文的繁盛吧!   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7:05
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-1-20 20:47 編輯
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64)
回龍寺在城南十二里回龍山,雍正元年(公元1725年)建!葆辍ㄗⅲ汉掀饋頌橐粋古字,筆者不認得也打不出來,請網(wǎng)友賜教)家言地為州治文風所關(guān),故建此寺。山下有泉,味極甘冽。

作者: 桃花姐姐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9:08
拜讀大作了
作者: 老三屆    時間: 2014-1-20 19:52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00)
作者: 米思憂    時間: 2014-1-21 09:46
聽說過文峰塔的傳說,不過是第一種~

作者: 孑孓    時間: 2014-1-22 14:59
米思憂 發(fā)表于 2014-1-21 09:46
聽說過文峰塔的傳說,不過是第一種~

其實第一個傳說,有點吊詭,是不是跟趙邦壁的造反有點聯(lián)系呢?
神話和傳說都不是空穴來風,宗教和迷信里面都有社會的生活的影子。趙邦壁是不是涢水河里的那條青龍的原形,例如咸豐五年農(nóng)歷四月十五,義軍殺死了安西將軍扎拉芬,一年多的兵亂,當然是殺死官員無數(shù),趙邦壁建立“后宋”政權(quán),不就象傳說中的自稱大王嗎……

作者: 凈水荷花    時間: 2014-10-21 09:42
寫的很好!很詳細!謝謝你的付出!




歡迎光臨 隨州網(wǎng) (http://tianzinvren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班玛县| 交口县| 普定县| 淮北市| 金川县| 海丰县| 铜梁县| 乡城县| 凌云县| 虞城县| 惠安县| 遂平县| 安徽省| 梁河县| 察雅县| 清水县| 渝北区| 丘北县| 郧西县| 亚东县| 莲花县| 巩留县| 克山县| 广汉市| 望谟县| 潮州市| 清丰县| 兰州市| 浦县| 江北区| 福州市| 庆阳市| 攀枝花市| 鹿泉市| 浦东新区| 南川市| 鱼台县| 紫阳县| 屏边| 舞阳县| 广水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