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老李九七 于 2014-4-29 10:28 編輯
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
孔子把和同與否作為區(qū)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!昂投煌弊非髢仍诘暮椭C統(tǒng)一,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,“和”的精神是以承認事物的差異性、多樣性為前提的,是對多樣性的堅守,不同事物或因素之間的并存與交融,相成相濟,互動互補,使萬物生生不已。而“同而不和”則不然,它旨在排斥異己,消滅差別,這種單一性傾向,最終必然導致事物的發(fā)展停滯直至滅亡。比如五音諧和乃為律,如果全是一個音符,就無法令人聽下去。 “和而不同”的理念是:君子相交,有容人的雅量與堅持己見的操守,互相取長補短,不趨炎附勢,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。小人相交,必為共同謀利,依附強權,各懷損他利己之鬼胎,表面上強求一致,轉過背來就互相攻擊,故同而不和。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不追求同,不會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,各自保持自己的特點。對待朋友,是傾聽和尊重的態(tài)度,是一種純凈的不夾雜任何功利色彩的交往,所以看起來平淡如水,實則是一種心靈的相通。 孔子說君子“矜而不爭,群而不黨!笔钦f君子內心非常莊重,與人和睦相處,不拉幫結派、牟取私利。而小人卻總與君子相反?鬃訉⑹率缕埻、不講道德原則的人稱之為“鄉(xiāng)愿”,他批評說“鄉(xiāng)愿,德之賊也”,指出小人、偽君子定然是眾人所唾棄的。他講判斷一個人的德行“不以眾人的好惡為依據,應以善惡道德標準為依據”。君子對于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妥協的。 |